

炫酷的全自動無人艇、“浮在半空”的交互式全息系統、“硬核”虹膜技術測溫終端、“滑板”自動泊車系統、動動手指即可遠程陪伴投喂寵物的伴寵機器人、用AR技術進行安全教育的教學機器人…….

今年4月15日,第八屆中國(上海)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(下稱“上交會”)正式開幕。受疫情影響,暌違兩年的上交會強勢回歸,參展企業逾千家,創歷年新高。今年,為進一步展示服務機器人如何串聯人們衣食住行、教育、醫療、安保等應用場景,構建更高生活質量的未來智慧生態圈,廣東展團圍繞智能機器人主題,匯聚了多家優秀科研院所及企業來到上海,為全世界帶來了“智慧廣東”的前沿“黑科技”。近年來,廣東在智能機器人產業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,無論是機器人產業規模、企業數量,還是技術研發、推廣應用等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,為廣東制造業強省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明確提出,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、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,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。擴大技術出口是貢獻中國智慧、實現全球科技協同創新的重要途徑。
《科技與金融》記者來到上交會探營,發現參展觀眾對廣東展團的機器人設備反響熱烈,展商對機器人技術出口充滿了信心。“觀眾的反應大大超出我們的預期。我們原以為在疫情的影響下會受到一些影響,但目前看來反響非常不錯,大家對產品非常感興趣。主辦方的承辦能力很高,對展商的管理和服務非常貼心和到位?!?/span>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張軒說。走進上交會特設的“服務機器人館”,記者看到了國內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云集,他們帶來了裝載“云端大腦”的5G機器人,會“組隊”的播種機器人、在疫情中發揮作用的智能消毒機器人、兼備安保和防疫功能的5G測溫巡邏機器人、兒童教育和寵物陪伴機器人、未來感十足的全息顯示膜、國內領先的全自主無人艇、智能泊車系統、全自動智能剝藥機…….多款智能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爭相亮相,不僅讓觀眾目不暇接,嘖嘖稱奇,更是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國科技的硬實力。
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展位上,一臺全自動無人艇格外吸引眼球。“我們全自主無人艇的有三大核心功能部件,即動力、感知,以及控制部件,所有核心部件的知識產權、專利技術都由我們團隊自主研發,同時通過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‘事業單位、企業化運作’的新型研發機構平臺,加速孵化成為創新企業?!?/span>張軒說。2020年,無人艇團隊正式成立了東莞小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,并在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總決賽(華為專場)獲得特等獎。本屆上交會上,研究院還帶來了超高功率連續光纖激光器、虹膜測溫終端、全自動剝藥機、智能停車系統等多款自主研發的智能設備。
展館的另一邊,吸引不少觀眾新奇駐足觀看的一個個蜂窩狀的不規則造型物,原來是廣州賽隆增材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的定制鉭金屬植入物。由國家重點實驗室與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共同發起領辦的廣州賽隆,擁有國內先進的3D增材打印技術,精確定制臨床使用的高生物相容性鉭金屬植入物,降低手術風險及醫療成本,目前臨床試驗50余例,無一不良反饋。“3D打印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釋放設計人員對傳統加工模式的束縛,我們的粉床電子束增材制造的主要應用場景是航空航天和醫療,電子束的能量密度大,具有明顯生產優勢?!?/span>廣州賽隆相關負責人孫濤表示。除了“高大上”的智能裝備之外,現場不少非?!敖拥貧狻钡臋C器人也賺足了眼球。比如,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的5G巡邏機器人,已經率先實現從核心控制器、機器人操作系統、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到機器人云平臺端到端完全自主可控。“這位機器人‘保安’不僅能夠自主巡邏、云端部署、高音播報、語音對講,還搭載了5G高清視頻及高精度紅外熱成像,借助5G深度適配快速切換工作場景?!?/span>工作人員介紹說。
深圳市金大智能創新科技有限公司-小胖丁智能伴寵機器人采用AR技術的安全教育體驗過嗎?能隨時監測到你的情緒和疲勞程度的智能情緒手環了解一下?主人不在家,讓寵物不挨餓不抑郁的“神器”見過嗎?這些充滿創意的智能服務產品,都來自中國“創新之城”——深圳。
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-商用服務機器人T1
“深圳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鏈完整,創新氣氛濃厚,人才優惠政策多,是許多機器人企業選擇落戶深圳的原因?!?/span>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任嘉玢告訴記者。作為制造業大省,隨著制造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,廣東已逐漸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。前瞻研究院數據表示,在2011年及以前,廣東省的機器人企業數量為95家,但2014年開始,機器人企業數量上開始明顯有大幅度提升,至2018年廣東省機器人企業數量已經達到1610家。
據廣東省工信廳、省發改委、省科技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《廣東省培育智能機器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(下稱《行動計劃》),廣東省是國內智能機器人產業的主要聚集區之一,全省共有省級機器人骨干(培育)企業86家。2019年,全省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325億元。其中,工業機器人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,教育、娛樂、醫療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研發水平領先。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東莞等地在工業機器人、服務機器人、關鍵零部件、系統集成、無人機(船)等細分領域上各具優勢,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態勢。產業鏈方面,已形成了從研發、設計、關鍵零部件生產、整機制造到推廣應用的完整機器人產業鏈,產品覆蓋雙臂協作機器人、消防救援機器人、手術機器人、護理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多個細分領域,一大批智能機器人產品銷往海內外。研發能力方面,擁有華南理工大學、廣東工業大學、中科院深圳研究院、清華深圳研究院、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、廣東省機器人創新中心等機器人領域多家高水平高校及科研機構,掌握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,機器人整體研發創新能力不斷提升。《行動計劃》還提出,到2025年,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,其中服務機器人行業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,無人機(船)行業營業收入達到500億元,工業機器人年產量超過10萬臺,年均增長約15%。目前,廣東省雖然在是國內的機器人大省,但面臨的挑戰仍然不小。如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,市場份額被外資品牌占領,高端機器人核心技術、基礎軟件和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,專業人才和領軍人才不足等。對此,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勁表示,在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下,人工智能產業也會有新的發展契機,對服務機器人也將有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。
“從市場層面來說,未來五年內,智能產業和智能產品將深度參與到我們的生產生活。我們這幾年的發展經驗也能看到,智能領域的細分化和專業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,智能應用廣泛的商業化落地也在逐步到來,市場更加關注具體應用場景,將進一步反哺智能產業的發展?!?/span>他說。
今年參加廣東展團的科研院所及企業包括: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、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、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、深圳中智衛安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、廣州賽隆增材制造有限責任公司、深圳市智繪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市金大智能創新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勇藝達機器人有限公司、深圳市動通心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。
搜索文章/轉載
請戳菜單欄
qkbj@ste.gd.cn
投稿合作請洽
+86 20-8316-3251
商務合作請洽
本文刊登于《科技與金融》雜志2021年4月刊
歡迎掃描文末二維碼
訂購本刊



